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58頁,第1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40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72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北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必歷切,𡘋音繴。《說文》:垣也。《釋名》:辟也,辟禦風寒也。孔安國〈尚書序〉:秦始皇焚書,我先人用藏其家書于屋壁。《水衡記》:張僧繇于金陵安樂寺畫四龍于壁,不點睛,每曰點之卽飛去。人以爲誕,因點其一,須臾雷電破壁,一龍乗雲上天。
音又,軍壘。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帝晨馳入韓信張耳壁,奪之軍。〈周亞夫傳〉:吳楚反,亞夫救梁,引兵走昌邑,堅壁而守。
义又,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《晉書・天文志》:東壁二星主文籍,天下圖書之府。
义又,地名。壁州,在三巴,本漢宕渠地,唐高祖武德初置,辟州節度使鄭畋有記。
义又,赤壁,在蒲圻。《荆州記》:蒲圻縣沿江南岸百里名赤壁,昔周瑜破曹操處。黃州赤壁乃赤鼻山。《水經注》:江水左逕赤鼻山,下爲赤鼻磯。蘇軾〈赤壁〉前賦及長短句,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,蓋傳疑也。
义又,凡石厓之峭削皆曰壁。馬岌〈石壁銘〉:靑壁千尋。江淹詩:緬映石壁素。《神仙傳》:帛和入西城山,王公令熟視石壁,二年漸覺有文字,三年得神丹方及五嶽圖。
义本作[⿱𮝻土],十四畫。《說文》經史皆同。《字彙》从省作壁,入十三畫,因之。
注解
〔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壁〕字拼音是b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土。
〔壁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辟声。本义是墙壁。
〔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ì] ⑴ 墙⑵ 指某些物体内部的表层⑶ 陡削的山崖⑷ 军营的围墙⑸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
壁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