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中 部首:目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926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805頁,第1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62頁,第14字
音《唐韻》:在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才詣切,𡘋音劑。《說文》:目厓也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・子虛賦》:弓不虛發,中必決眥。《前漢書》作眦。《列子・湯問篇》:拭眥揚眉而望之。【註】眥,目際也。〈靈樞經・癲狂篇〉:目眥決于面者爲銳眥,在內近鼻者爲內眥。【註】眥者,睛外之眼角也。
音又,衣交領處曰眥。《爾雅・釋器》:衣眥謂之襟。【註】謂領交處,如人眼、脣、眥、頭也。《集韻》:又音貲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疾智切,音漬 —— 亦目厓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仕懈切;《韻會》:士懈切;《正韻》:助邁切,𡘋柴去聲。《博雅》:睚眥裂也。《類篇》:恨視也。又,舉目相忤貌。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睚眥之怨必報。《集韻》或作𥈐。《晉書・載記》譌作疵,非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資四切,音恣。《集韻》:鉏佳切,音柴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眥〕字拼音是zì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此、目。
〔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ì] ⑴ 眼眶。《史記•卷七•;項羽本紀》:“頭髮上指,目眥盡裂。”唐•;杜甫《望嶽詩》:“盪胸生曾雲,決眥入歸鳥。”
㫮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