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23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04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92頁,第10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陟栗切,音窒。《說文》:穫禾短鐮也。《釋名》:銍,穫黍鐵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奄觀銍艾。【傳】銍,穫也。【疏】銍器可以穫禾,故云穫也。
义又,《小爾雅》:禾穗謂之穎,截穎謂之銍。《書・禹貢》:二百里納銍。【傳】銍刈謂禾穗也。【疏】禾穗用銍以刈,故以銍表禾穗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古縣名,在譙。《前漢・陳勝傳》:攻銍、酇、苦、柘、譙,皆下之。【註】五縣名。銍音竹乙反。〈地理志〉:沛郡銍縣。
义又,通作䬹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:百里奚曰:臣嘗游困於齊,而乞食䬹人。徐廣曰:銍,一作䬹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之日切;《集韻》:職日切,𡘋音質 —— 義同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𨫐。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愛日堂藏本: 第76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26字
又通作䬹。《史記・秦本紀》百里奚曰,臣嘗游困於齊,而乞食䬹人。《徐廣曰》銍,一作䬹。
謹照原文銍一作䬹改䬹一作銍。
注解
〔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銍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至。
〔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ì] ⑴ 见“铚”。
銍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