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

复制

shàngㄕㄤˋshǎngㄕㄤˇ

正文・子集上 一部 共3画

正文子集上

一部

3画

U+4E0A

1

2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上 部首: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76頁,第7

標點整理本: 第2頁,第6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時亮切,音尙 —— 在上之上,對下之稱,崇也、尊也。易・乾・文言》:本乎天者親上。

又,《廣韻》:君也。太上極尊之稱。蔡邕《獨斷》:上者,尊位所在,但言上,不敢言尊號。

又,上日。書・舜典》:正月上日。【註】孔氏曰:上日,朔日也。葉氏曰:上旬之日。曾氏曰:如上戊、上辛、上丁之類。

又,姓。漢上雄,明上觀、上志。又,上官,複姓。

又,《唐韻》:時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是掌切,𡘋商上聲 —— 登也、升也、自下而上也。易・需卦》:雲上于天。禮・曲禮》:拾級聚足,連步以上。

又,進也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朔上三千奏牘。

又,與尙通。詩・魏風》:上愼旃哉。前漢・賈誼傳》:上親、上齒、上賢、上貴。又,〈匡衡傳〉:治天下者審所上。

又,《韻補》叶辰羊切,音常。楚辭・九懷》:臨淵兮汪洋,顧林兮忽荒;修予兮袿衣,騎電兮忽上。

又,叶時刃切,音愼。王微〈觀海〉詩:照本苟不昧,在末理知瑩;忽乗摶角勢,超騰送崖上。

又,叶矢忍切,音審。郭璞〈遊仙〉詩:翹首望太淸,朝雲無增景;雖欲思陵化,龍津未易上。

說文》:上,高也,指事 —— 時掌切。〇【按】字有動靜音,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,屬動;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,屬靜。今詳《說文》上聲上字,高也,是指物而言,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。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,後倣此。
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上 部首:一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1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37頁,第2

《楚辭・九懷》臨淵兮汪洋,顧林兮忽荒。修予兮袿衣,騎電兮忽上。

謹照原文騎電改騎霓。忽上改南上。

注解

〔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一部

〔上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àng、shǎng,独体字。

〔上〕字造字法是指事。小篆字形。下面的“一”表示位置的界线,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。本义是高处;上面。

〔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àng] ⑴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⑵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⑶ 等级和质量高的⑷ 由低处到高处⑸ 去,到⑹ 向前进⑺ 增加⑻ 安装,连缀⑼ 涂⑽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⑾ 拧紧发条⑿ 登载,记⒀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⒁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⒂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⒃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 [shǎng] ⑴ shǎng ㄕㄤˇ 〔~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
上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  • zhèng,zhēng 正
  • shēng 升
  • jié 捷
  • chūn 萅
  • sī,sāi 思
  • 夕
  • 昔
  • 瑜
  • ruì 瑞
  • xuàn 昡
  • 如
  • chéng 丞
  • xiǎo 小
  • xián 嫺
  • shī 施
  • 儒
  • ruì 睿
  • zhāo,cháo 朝
  • chāng 昌
  • chéng 承
  • réng 礽
  • shèng 胜
  • zhòu 宙
  • wén 彣
  • chén 晨
  • chóng 崇
  • zhěng 拯
  • xuān 暄
  • qiān 千
  • shān 珊
  • zhū 珠
  • 姒
  • chéng 成
  • xuán,xuàn 旋
  • rén 人
  • cái 才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  • guǎng,ān,yǎn 广
  • xiǎo 小
  • qiān 千
  • shān 山
  • 子
  • 丫
  • 夕
  • wàn,mò 万
  • shì 士
  • chuān 川
  • fán 凡
  • 也
  • 巳
  • jiǔ 久
  • 土
  • gè,gě 个
  • wán 丸
  • gōng 工
  • dà,dài,tài 大
  • 己
  • sān 三
  • gān,gàn 干
  • gōng 弓
  • 兀
  • sháo 勺
  • zhàng 丈
  • shàng,shǎng 上
  • xià 下
  • rèn 刃
  • kuī 亏
  • jīn 巾
  • cùn 寸
  • kǒu 口
  • 已
  • yāo 幺
  • 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