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46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7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4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:羊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夷益切,𡘋音奕。《說文》:以手持人臂投地也。又,挾扶也。《詩・陳風・衡門序》:誘掖其君也。【疏】誘謂在前導之,掖謂在傍扶之。《左傳・僖二十五年》:二禮從國子巡城,掖以赴外。【註】挾之而投於城外也。
义又,《說文》:臂下也。與腋同。《禮・儒行》:衣逢掖之衣。【註】逢,猶大也。大袂衣也。《史記・商君傳》: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掖。
义又,宮旁舍曰掖庭,殿旁垣曰掖垣,宮闕旁小門曰左右掖門,皆取肘腋之義。《前漢・百官公卿表》:武帝更名永巷爲掖庭。又,〈成帝紀〉:闌入尚方掖門。【註】掖門在兩傍,言如人臂掖也。杜甫詩:花隱掖垣暮。
义又,郡縣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張掖郡。【註】張國臂掖,故曰張掖。【又】東萊郡掖縣。
义《韻會》:掖,腋本一字。今扶掖字从手,肘腋字从月。然古腋字本作亦,非从月也。
注解
〔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掖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è、yē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夜。
〔掖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è] ⑴ 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⑵ 扶持别人⑶ 古同“腋”,旁边。㈡ [yē] ⑴ 把东西塞在衣袋或夹缝里
掖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