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311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550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96頁,第15字
音《唐韻》:居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居尤切,𡘋音鳩 —— 木下句曰樛。《詩・周南》:南有樛木。【毛傳】木枝下曲。
义又,絞也。《儀禮・喪經》:不樛垂。【註】不絞其帶之垂者。亦與繆通。《禮・檀弓》:叔仲皮死,其妻衣衰而繆絰。【註疏】繆當爲樛,謂兩股相交也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:天雨草,葉相樛結,大如彈丸。
义又,樛流,周流也。揚雄〈反騷〉:望崑崙以樛流。
义又,姓。《史記・尉陀傳》:陀太子嬰齊,取邯鄲樛氏女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亡幽切,音鷚 —— 木名。
音又,憐蕭切,音聊 —— 義同。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18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52頁,第35字
《儀禮・喪經》不樛垂。
謹照原書喪經改喪服。
注解
〔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樛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iū、liá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翏。
〔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ū] ⑴ 向下弯曲的树木:“揽~木之长萝,援葛藟之飞茎。”⑵ 纠结:“故殇之绖不~垂,盖未成人也。”⑶ 求:“~天道其焉如。”⑷ 姓。㈡ [liáo]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树。
樛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