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47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616頁,第17字
標點整理本: 第563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息利切;《正韻》:息漬切,𡘋音四 —— 水名。《說文》:水,受泲水,東入淮。《周禮・夏官・職方氏》:靑州,其川淮、泗。《書・禹貢》:導淮自桐柏,東會于泗、沂。【正義】泗水出濟隂乗氏縣。《水經注》:泗水,出魯卞縣故城東南,桃墟西北。
义又,國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泗水國,故東海郡也。元鼎四年,別爲泗水郡,郡有泗陽縣。
义又,州縣名。《廣輿記》:泗州屬江南鳳陽府,春秋時徐子國,漢厹猶,晉宿預,魏東楚,陳安州,後周泗州。又,泗水縣,今屬兗州府。
义又,泗口,在宿遷縣。《通典》:兗州刺史劉遐自彭城退屯泗口。
义又,涕泗也。《詩・陳風》:涕泗滂沱。【傳】自鼻曰泗。
注解
〔泗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泗〕字拼音是s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四。
〔泗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水,四声。本义是泗水。
〔泗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ì] ⑴ 〔~河〕水名,在中国山东省。⑵ 鼻涕
泗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