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66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0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98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廣韻》:都合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得合切,𡘋音答。《說文》:小尗也。《晉書・律歷志》:《九章商功法程》:菽、荅、麻、麥,一斛積二千四百三十寸。
义又,當也。《書・洛誥》:奉荅天命。【註】又當奉當天命。
义又,《前漢・鼂錯傳》:布渠荅。【註】渠荅,鐵蒺藜也。
义又,《韻會》引《史記》荅布千疋註:疉布也。
义又,拉荅。《晉書・王忱傳》:拉荅者,有沈重之譽;嗛閃者,得淸剿之聲。
义又,《本草》:鮓荅。李時珍曰:鮓荅,生走獸及牛馬諸畜肝膽,有肉囊裹之,多至升許,色白,狀如雞子,非骨非石,打破層疉。
义又,《韻會》與答通。
义又,與合通。《史記・貨殖傳》:麴蘖、鹽豉、干荅。【註】或作合,器名有瓵。
音又,叶韻音的。《易林》:隂陽隔塞,許嫁不荅;旄丘新臺,悔往歎息。
音又,叶韻音篤。《易林》:黃鳥采䔰,既嫁不荅;念我父兄,思復舊谷。
注解
〔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荅〕字拼音是d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合。
〔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á] ⑴ 同“答”。⑵ 小豆:“菽~麻麦”。⑶ 厚:“~布皮革千石”。
荅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