隰

复制

ㄒㄧˊ

正文・戌集中 阜部 共22画

正文戌集中

阜部

22画

U+96B0

8

14

𨻿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59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62頁,第12

標點整理本: 第1350頁,第17

唐韻》:似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席入切,𡘋音習。爾雅・釋地》:下濕曰隰。說文》:阪下濕也。釋名》:隰,蟄也;蟄,濕意也。書・禹貢》:原隰底績。詩・邶風》:山有榛,隰有苓。公羊傳・昭元年》:下平曰隰。

又,《詩・周頌》:徂隰徂畛。【箋】隰謂新發田也。【疏】隰,指地形而言,則是未嘗墾發,故知謂新發田也。

又,《左傳・桓三年》:逐翼侯于汾隰。【註】汾隰,汾水邊也。後漢・西羌傳》:昔晉侯敗北戎于汾隰。【註】二水名。〇【按】汾隰,當從《左傳》註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王與鄭人隰郕。【註】在懷縣西南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西河郡隰成。又,《左傳・文十六年》:先君蚡冒,所以服陘隰也。【註】陘隰,地名。

又,《廣韻》:州名。左傳》曰重耳居蒲,卽隰川州,故蒲城是也。漢爲蒲子縣後,魏齊周之閒爲沁州。隋爲隰州,以州前有泉下濕,蓋取下濕之義名之也。又,姓。左傳・僖九年》:齊隰朋帥師會秦師,納晉惠公。

又,《集韻》:悉協切,音燮 —— 人名。春秋傳》有公子隰。〇【按】《春秋・襄八年》:鄭人侵蔡,獲蔡公子燮。燮,《榖梁傳》作溼。釋文》溼,本又作隰,又音燮,是隰直與燮通用,不特音同「也」。

玉篇》同「𨻸」,《集韻》或作𨻽、濕。

注解

〔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隰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⻖、㬎

〔隰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阜:土山,与土地有关。本义是低湿之地。

〔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í] ⑴ 低湿的地方:“山有榛,~有苓”。⑵ 新开垦的田。

𨻥字康熙字典的释义由万卷国学网整理而成,释义内容是基于开放的康熙字典资源。

五行相同的字

更多
  • zhèng,zhēng 正
  • shēng 升
  • jié 捷
  • chūn 萅
  • sī,sāi 思
  • 夕
  • 昔
  • 瑜
  • ruì 瑞
  • xuàn 昡
  • 如
  • chéng 丞
  • xiǎo 小
  • xián 嫺
  • shī 施
  • 儒
  • ruì 睿
  • zhāo,cháo 朝
  • chāng 昌
  • chéng 承
  • réng 礽
  • shèng 胜
  • zhòu 宙
  • wén 彣
  • chén 晨
  • chóng 崇
  • zhěng 拯
  • xuān 暄
  • qiān 千
  • shān 珊
  • zhū 珠
  • 姒
  • chéng 成
  • xuán,xuàn 旋
  • rén 人
  • cái 才

笔画相同的字

更多
  • 懿
  • 蘁
  • lán 灆
  • 灋
  • héng 蘅
  • zhuó,jiào,zé 灂
  • jué 灍
  • huò 藿
  • zǎo 藻
  • 礴
  • làn 瓓
  • 灈
  • ráng 瓤
  • xiāng 瓖
  • lí,chí 邌
  • tāo 饕
  • 孊
  • 鰿
  • cóng 爜
  • yōu 鄾
  • cuán 巑
  • wéi 犩
  • ráng 穰
  • diān 巓
  • cóng 灇
  • liǎn 鄻
  • 鼵
  • máng 蘉
  • 隮
  • ruǐ 蘂
  • shǔ 藷
  • guàn 灌
  • zàn 鄼
  • jìng 竸
  • 蘎
  • jiōng 蘏